【图灵讲堂-第十五期】自然人机交互——史元春教授

浏览次数:1634

“身无彩燕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是李商隐对爱人之间关系的文学表述。人与计算机之间,是否也能做到这样“心有灵犀”,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呢?3月27日,来自清华大学的史元春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关于自然人机交互的讲座,在她的团队开发的“灵犀”操作系统之中,古人的幻想,已经部分地成为了现实。

从无交互到命令行计算(CUI)到图形交互界面(GUI),不到百年的时间里,计算机与人的交互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批处理到主机计算到桌面计算,计算机正在变得越来越普及、越来越便于使用。史元春教授从计算机的历史入手,借助Weiser发表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的The Computer for the 21st Century一文,向同学们展现了自然人机界面(NUI)研究的背景与历史渊源。

接下来,她就交互场景的拓展性、用户界面的适应性和人机接口的自然性三个方面介绍了自然人机交互研究中的挑战:人机物组成复杂多变;终端差异、信道缺失;数据模糊、意图不明。接着引出了她的团队开发的“灵犀”系统(NUIX)。

“灵犀”系统中,自然人机交互接口引擎(NUI Engine)通过贝叶斯方法,实现了对于模糊输入的“意图-指令”端到端推理;用户界面自适应管理器(NUI Manager)通过提取用户界面中的不变量,实现了新型终端和面向不同人群的用户界面自动重构,并能基于任务信息熵对交互路径进行优化;虚实融合集成开发平台(NUIX Studio)则通过混合现实集成虚实设备,内置基础交互空间,超前构建AIoT场景、进行可用性测试,是“灵犀”系统程序开发的一大重要工具。

在展示过程中,不时插入的小调查和短视频让同学们充分地参与其中,为之击节。在阵阵掌声以及史教授与前来听讲的同学老师的互动中,讲座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