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教育部关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精神和要求,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将于2014年暑假举办基础学科拔尖学生计算机专业暑期学校。该暑期学校针对计算机专业本科拔尖学生分别提供《计算机系统概论》、《计算机硬件系统综合实践》两个专题学习课程,届时将分别邀请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Yale Patt教授和日本法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李亚民授课,同时为各高校的计算机学科拔尖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课程信息如下:
|
课程名称 |
授课教师 |
时间安排 |
报名条件 |
1 |
计算机系统概论 |
Yale Patt |
7月28日报到,7月29日正式上课,8月18日考试。 |
每校限两个名额,无预修要求 |
2 |
计算机硬件系统综合实践 |
李亚民 |
8月20日报到, |
每校限一个名额,要求学生预修: 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 |
暑期学校不收注册费,同时为外地学员提供上课期间免费住宿和来杭交通费(火车硬座)。欢迎各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拔尖学生报名参加,回执(附件二)请于6月28日前发邮件至lixiao2008@zju.edu.cn (邮件主题请标注“暑期学校回执+学校+姓名+课程”),收到回执后我们将根据报名情况与各学校和报名同学反馈确认。
联系人: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本科生科李晓
Email:lixiao2008@zju.edu.cn 电话:0571-87953206
浙江大学竺可祯学院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4年6月
附件一 课程简介:
1、计算机系统概论
这是面向计算机工程、电子工程专业学生的第一门专业课程。课程旨在为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的一系列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在专业教育的初期就让学生对计算机系统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解,对于后续的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算法设计以及软件工程等课程的深入理解有很大的帮助。课程将采用一种动机驱动的自底向上的授课方法:即在引入和概要介绍一些概念及其重要性之后,把这些新的概念与同学已经理解的知识关联起来。从作为开关的晶体管开始,到构建逻辑门,再到更复杂的逻辑结构,然后是带门控的锁存器,最后到存储器的实现。然后学习计算机的指令周期,特定的小教学样机计算机LC-3的实现。样机LC-3虽小,但五脏俱全,具有现代处理器的重要结构,同时足够简单以保证学生能完全理解计算机原理。第一次的编程作业是关于LC-3的机器指令,然后介绍汇编语言以及汇编程序是如何工作的。后续的编程作业将用到LC-3的汇编语言。课程还会介绍好的编程风格、程序调试。提供LC-3的模拟器让学生调试、测试自己的汇编程序。用LC-3汇编程序写的系统服务例程执行I/O操作,可以实现从键盘输入数据并在显示器上输出结果。用户程序通过自陷(Trap)指令和自陷向量调用服务例程。最后加入子程序调用和返回指令就使得LC-3的指令系统是一个完备的指令系统。
授课教师:
美国工程院院士,Yale Patt教授,1939年生,现为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学院教授,是工程学科的Ernest Cockrell, Jr. Centennial chair。曾任美国密歇根大学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室主任多年,IEEE Fellow,ACM Fellow,十余次获IEEE/ACM研究与教学的重要奖项,是计算机系统顶级会议ISCA、MICRO的steering member(指导委员会成员)。被IEEE Spetrum称为美国计算机界的卓越泰斗(luminary),在美国乃至世界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2、计算机硬件系统综合实践
计算机硬件系统综合实践是一门以实践为重点的专业类实践课程,它以经典的MIPS处理器架构为基础,在FPGA平台上实现简易且完整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并直接运行管理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具有CPU核(计算机机组成实验完成的软核)、Memory、VGA显示、PS2键盘输入及简单的BIOS(Bootloader)功能,可以运行相应的应用程序。通过实现简单完整的计算机系统,以达到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实现最小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及应用。
课程分理论和实验二部分。
理论:1. 快速回顾从门电路开始设计实现加法器、触发器、寄存器(组)、数据通路、控制器到CPU集成。
2. 计算机硬件系统集成实现。
3 处理器流水线及超线程优化。
实验:任选一款自己设计的MIPS处理器(计算机组成实验成果)扩展设计实现具有PS2与VGA交互的简易计算机系统,并设计完成一个有趣味的应用程序在此系统上运行。
注:没有CPU设计经历的学生要求最低完成基本指令集MIPS处理器设计并扩展实现4个GPIO外设(含七段码)交互的微控制系统应用(或简单SOC),并设计完成一个有趣味的应用程序在此系统上运行。
授课教师:
李亚民教授,IEEE 高级会员,日本法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1977 年求学于清华大学,师从李三立院士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3 年任日本会津大学副教授,2000年任日本法政大学教授。 李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及并行与分布处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英文杂志及国际会议发表了 70 余篇文章。他提出了 Dual-Cube 及 Metacube 新型互连网络结构和 Tree Trunk 概念。其中 Dual-Cube 和 Tree Trunk 的文章获得了最佳论文奖。早在1993 年,在只有 6000 门的 Xilinx FPGA 芯片,实现了 8 位的流水线 CPU,用于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教学,同时使用 Cadence 及 Toshiba 器件库开发了一个用于计算机图形芯片中的 RISC CPU 核。此后,又开发了非常简单的开方算法及其 VLSI 电路实现,并在 FPGA 上实现了浮点开方电路,发表在 IEEE ICCD 及 FCCM 国际会议上。到目前为止,该电路仍是全世界最简单的、价格及功耗最低的开方电路,目前已被用于多种计算机图形和图像处理的嵌入式 CPU 芯片的设计中。
附件二:1. 计算机系统概论回执:
|
学校 |
专业 |
姓名 |
性别 |
年级 |
手机 |
Email |
1 |
|
|
|
|
|
|
|
2 |
|
|
|
|
|
|
|
2. 计算机硬件系统综合实践回执:
|
学校 |
专业 |
姓名 |
性别 |
年级 |
手机 |
Email |
1 |
|
|
|
|
|
|
|
回执请于6月28日前发邮件至lixiao2008@zju.edu.cn (邮件主题请标注“暑期学校回执+学校+姓名+课程”)
联系人: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本科生科 李晓。
Email:lixiao2008@zju.edu.cn
电话:0571-8795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