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1978年,始终秉承“人为本,和为贵,变则通”的文化理念,坚持以培养求是创新、与时俱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顶尖计算机人才为使命。先后培养出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陈左宁、陈纯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学院下设5个系、4个研究所、3个中心,拥有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5个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以及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设计学4个一级学科以及与一级学科体量相当的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均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设计学3个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软件工程均被评为A+,并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保持优势;设计学第四轮学科评估被评为A-,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了更加优异成绩。
近3年来,学院科研成果卓著,到款科研经费超13亿元;承担国家和区域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显著提升,牵头承担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4项,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22项,新增千万级校企联合研发机构25个。发表CCFA类期刊论文217篇,会议论文323篇,获得ICSE2020、ASE2020、ICDE2022、AAAI2023最佳论文或杰出论文奖等,合作研发可自发钻土的种子载体E-seed作为封面文章刊发在《自然》。学院以浙江大学为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
学院教学成果丰硕,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现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8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个国家级示范实验中心,4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项,首届国家优秀教材奖1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4人入选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