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提示

2015年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工程硕士(在职)招生简章

上传时间 :2015-06-11    浏览次数 :27121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     部门:wuhaimei
2015年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工程硕士(在职)招生简章
(计算机技术专业)
 
一、       办学优势
浙江大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浙江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计划"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简称计算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基础扎实。学院由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系、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系、工业设计系、软件工程系(与软件学院共建)4个系组成。设有人工智能、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工程、现代工业设计等4个研究所以及计算机基础教学和继续教育、计算机应用工程2个中心。    学院拥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中心。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改变工科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1998年计算机学院正式开始招收工程硕士,已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了大量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
二、培养专业
计算机技术专业。
三、报考条件
1.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8%考生可不具备学士学位)
2. 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在职工作人员均可报考计算机技术专业
四、学习费用
4万元
五、入学考试
1、第一阶段考试: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GCT实行全国联考。
2、第二阶段考试:(专业考试)考生达到我校的工程硕士的GCT成绩合格分数线,可申请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第二阶段考试。考试科目:数据库技术   参考书:萨师煊、王珊编著,《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考试报名与录取流程
1. 工程硕士网上报名时间为2015年6月23日至7月11日,采取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的方式。考生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www.chinadegrees.cn),(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管理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http://www.chinadegrees.cn/zzlk,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注册、上传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生成并打印《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
现场确认时间为2015年7月12日至15日。考生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满足报考条件的最高学历、学位证书以及《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到指定的现场确认点核验并确认报名信息。报名信息经考生签字确认后,一律不得更改。浙江大学现场确认点:玉泉校区图书馆演讲厅,现场确认时间上午8:30-11:30;下午1:30-4:30。
2. 工程硕士国家GCT统考时间:2015年10月25日(具体时间、地点详见准考证),考生于10月15日后可在信息平台下载准考证。
考试内容分:英语、语文、数学、逻辑四个部分。联考大纲:《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 GCT考试分数达到浙江大学录取分数线后,参加浙江大学自行出卷的专业课考试及面试,合格者正式录取为浙江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
 
七、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1. 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实行周末集中学习。
2. 学制为2.5-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年,论文阶段不少于一年,培养方案见附件一),最长期限不超过五年。
八、入学时间
2016年春季学期(具体开学日期另行通知)。
九、学位授予
     
学员修完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授予浙江大学工程硕士学位,颁发教育部统一编号的工程硕士学位证书。
十、咨询和联系方式
部门: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科                  
地址: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曹光彪主楼215室                 联系人: 吴老师   whm@zju.edu.cn
电话:0571-87953207                                   网址: www.cs.zju.edu.cn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5年6月
 
 
附件一:计算机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开课时期
备 注
               
     
 
硕士英语一外
64
3
 
 
 
 
自然辩证法
32
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任选一门
 
人文素质类讲座
 
1
 
 
 
科技论文写作
 
1
 
 
       
 
软件工程技术与设计
 
2
 
 
 
 
操作系统与嵌入式设计
 
2
 
 
 
 
多媒体计算技术(数字媒体)
 
2
 
 
 
 
数据仓库与商务智能
 
2
 
 
 
 
软件中间件技术
 
2
 
 
 
 
云计算
 
2
 
 
 
        
 
Case分析(必修)
 
2
 
 
 
 
科学研究方法与写作(必修)
 
2
 
 
讲座
 
人工智能
 
2
 
 
 
 
计算机图形学&CAD
 
2
 
 
 
 
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
 
2
 
 
 
 
新一代网络协议分析
 
2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2
 
 
 
 
计算机安全技术
 
2
 
 
 
 
系统分析与设计
 
2
 
 
 
 
软件质量保证
 
2
 
 
 
 
软件体系结构
 
2
 
 
 
 
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
 
2
 
 
 
 
电子服务信任与信誉
 
2
 
 
 
 
IT服务管理
 
2
 
 
 
 
高级计算机网络
 
2
 
 
 
 
网络多媒体搜索引擎
 
2
 
 
 
培养环节
文献阅读、科学报告会、学术研讨班和开题报告等(2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