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播图

诚邀全球英才!依托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申报海外优青

上传时间 :2024-02-26    浏览次数 :382    发布者:胡舸     部门:

项目定位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2024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申请条件

(一)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41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44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31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二)限项要求

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工作和生活待遇

浙江大学竭力为优青项目(海外)入选者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舒心的生活环境,支持青年人才迅速开展新的事业。

1.学术环境:共享浙江大学一流的学术声誉、先进的科研平台、卓越的学术生态和开放的科研环境;

2.聘任岗位:聘任为“百人计划”研究员(第一类),是学校正式事业编制的教学科研并重岗教师;

3.薪酬待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和住房补贴,全力支持申请承担研究任务并享受相应科研绩效;

4.科研经费:在国家资助经费基础上,按照学科领域提供有竞争力的科研启动经费;

5.住房安排:可申购学校人才共有产权保障住房(130平米以上,个人按30%-80%产权份额购买),或租住学校教师公寓。晋升长聘教职后,可优惠申购学校人才房。从杭州市以外引进的,学校提供一次性搬迁费5万元;

6.办公实验空间:提供良好的办公环境和实验空间;

7.团队建设:具有博士生招生资格,校院统筹给予博士生招生名额支持,支持招收博士后;

8.政府支持:依托申报入选者,享受国家、浙江省安家补助150万元;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可享受杭州城西大走廊奖励性补助40万元;

9.服务保障: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入托;协助解决子女医保并享受子女医疗补助;可直接申领小客车上牌指标;协助办理落户、外国人永久居留证等。

联系我们

欢迎有意向的青年学者提交个人简历(本科开始至今连续的学习、工作简历,发表的论文、著作目录,主要教学、科研成绩,承担的科研项目、专利与获奖情况及未来研究计划等)至邮箱chhy@zju.edu.cn,邮件名称请注明“海外优青+姓名”。

联系人:陈老师

电话:+86-571-87952886

邮箱:chhy@zju.edu.cn



学院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诚挚欢迎海内外各界英才加盟

期待与您相会

共创学院美好未来



学校介绍

    浙江大学创立于1897年,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经过一百二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型、创新型大学,其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我校在ESI学科榜单上位列全球第54(数据来源:ESI2024.01),有21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居国内高校第三),11个学科进入世界前1‰(居国内高校第三),8个学科进入世界前50(居国内高校第二)。教师中有全职两院院士47人,文科资深教授14人,高层次人才及优秀青年人才1800余人。

学院介绍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1978年,始终秉承“人为本,和为贵,变则通”的文化理念,坚持以培养求是创新、与时俱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顶尖计算机人才为使命。先后培养出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陈左宁、陈纯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学院下设5个系、4个研究所、3个中心,拥有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5个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以及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视觉感知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设计学4个一级学科,以及与一级学科体量相当的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均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设计学3个学科为浙江省一流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软件工程均被评为A+,并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保持优势;设计学第四轮学科评估被评为A-,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了更加优异成绩。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学科结构合理、学术活力丰富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27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含双聘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8人,浙江省特级专家4人,浙江大学求是讲席/特聘教授19人,国家级青年人才40人。

    学院科研成果卓著。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17 项,其中浙大排名第一的有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6项,其中浙大排名第一的有24项。近五年到款科研经费超过21亿元,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1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7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重大重点项目22项,国家重大专项2项,千万级横向项目27项,荣获高水平论文奖9项。

    学院教学成果丰硕。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现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0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个国家级示范实验中心,4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项,首届国家优秀教材奖1项,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6人入选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


内容来源|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人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