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计院之子 | 计算机校友归国创业,做中国原创设计!

上传时间 :2024-02-28    浏览次数 :1157    发布者:胡舸     部门:

她,是产品设计师。从浙大工业设计出发逐梦纽约,将技术“隐”于服装之中,用作品说话征服时尚圈。

她,也是时尚品牌LAST LAZY主理人。当打之年回归祖国,创立品牌,在时尚轮回中,用原创语言讲述独特理念。

她,就是浙大计算机学院校友石竹琳。让我们跟随她,一起走进设计与时尚的潮流新世界


❖01❖



石竹琳,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12届工业设计专业(本)、2015届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硕),美国普瑞特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硕),纽约时尚产品设计师,设计工作室Last Lab创始人,2020年全球领军设计师排名第59名,曾于Marc JacobsStuart WeitzmanCole Haan等世界知名时尚品牌担任鞋履、包设计师、设计总监。

2021年,石竹琳于美国纽约创立多元时尚设计师潮牌LAST LAZY新懒。20227月,LAST LAZY以潮流文化体验展形式首次亮相于杭州,收获了时尚圈潮流人士的热评及VOGUE时尚、中国国际时装周等权威时尚媒体的报道。2023年,石竹琳荣获中国国际时装周“新锐配饰设计师”奖。



❖02.厚积薄发,浙大经历为设计注入DNA


在石竹琳的成长道路上,浙大印记深深烙印在她学习工作的每一个阶段。“高中毕业后,我有幸见到了当时的浙大工业设计系主任应放天教授。 他向我介绍了工业设计,我才知道这是一个综合的类目,由于想学习更多元的知识,就选择了浙大的工业设计专业。小到平时用的勺子、大到家具再到用户体验的设计等等,都是需要进行系统化学习的。”

本科期间,浙大交叉开放的学习氛围,为石竹琳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大三的交互设计课程中,她开始创作时尚相关的作品,把热爱与设计融合。大四的创业实践课上,她又尝试设计浙大创意纪念品品牌ECHO ZJU,浙大“Star Student”T恤。这件T恤还陪伴着她远渡重洋,“在浙大120周年校庆时期,我穿着它在纽约时代广场上为母校庆生”,石竹琳说。


石竹琳设计的浙大潮T广告△


 “浙大国际化的教育平台加快培养了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创新人才,让我开阔眼界。”在浙大期间石竹琳作为交换生去新加坡国立大学、加州戴维斯分校学习交流,还选修了他们的室内设计、编舞设计、平面设计课程,这些经历给她带来了很多不同的感受。2013年从浙大工业设计工程专业硕士毕业后,石竹琳选择继续深造,学习品牌文化,再结合工业设计多学科交融,拓宽国际化视野。


❖0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看得更高更远


在美国普瑞特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时期,石竹琳与美国著名艺术家殷梅教授合作完成了名为“动态的雕塑”的毕业设计。“动态的雕塑”就是附着在人体这个建筑的骨骼上,用灯光等设计来表现情感诉说,让设计结构更有视觉上的冲击,呈现出动态服装转瞬即逝的美。“人的躯体就像一个建筑,动起来的时候就在讲述一个故事。”


石竹琳的毕业设计“动态的雕塑”△


后来,石竹琳与美国百老汇剧组进行合作,将设计作品运用在一个多媒体互动歌剧里,用有生命的“动态雕塑”来演绎服装设计,以此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和情感体验。如何编舞可以让平时不动的人都动起来,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快乐,这就是我所思考的创新的意义。

然而,石竹琳与时尚的故事还在继续:毕业后,石竹琳入职美国一家知名鞋业品牌Cole Haan,成为一名鞋类设计师,作为鞋类的创新设计部门主管,接触和创造了很多前沿设计;后来,石竹琳又到COACH集团旗下著名时尚设计公司Stuart Weitzman......2021年春晚的小品《开往春天的幸福》中,演员唐艺昕背的包就是石竹琳在SW设计的。“很开心能看到我设计的产品上春晚。”


这一系列的海外从业经历中,让石竹琳发现作品就是艺术家们个性的表达,不用喜欢每一个艺术家,但可以找到跟我们产生共鸣的作者,这样更方便让我们明确对未来的一个方向,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能够看得更高更远。


❖04.做中国原创设计,要更有自己的语言


进入美国时尚圈实属不易,在积累了诸多资源和人脉后,石竹琳却产生了回国的想法。

石竹琳坦言自己回国创业,也传承于“求是”血脉:“记得应放天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把技术、商业、设计结合在一起,在创新的同时创利。”这句话对她影响很大,如今已融入石竹琳的设计DNA激发中国原创空间,创业一直是石竹琳的梦想。

2021年石竹琳在纽约创建了自己的第一个品牌Last Lazy最早是源于last在英文里还有鞋楦的意思,她想通过现在的科技,用手机摄像头扫描脚获得数据,帮助用户更方便地找到合脚舒适的鞋子。把LAST拆分开就变成了LIFE, ART, SURPRISETECH,想用创新的设计去感染大家。新懒,是一种态度,是快生活中对惊奇的归宿。


作为工业设计出身的设计师,石竹琳也指出应该把技术的理念和多元的文化结合在一起:“比如我很喜欢的一个时尚品牌强调环保观念,所以他的作品即使是奢侈品也是用人造皮,但是做得非常仿真,大家可以跟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故事去打通,做一些有技术含量又有意思的设计。作为中国的设计师,我们要更加有自己的语言,品牌要更有自己的语言和DNA,有自己的调性。小众设计师们也应该更多地去结合用户痛点来做设计,激发中国原创设计的更大空间。”

最后,石竹琳也寄语浙大计算机学院工业设计的学弟学妹们:“希望大家在设计的道路上不畏辛苦,就算是基础课也要扎扎实实去学,只有知道了原理才能去突破与创新。去挖掘自己真正的兴趣,投入满腔激情去做自己喜欢的东西。当周边没有那么多人激励我们的时候,自己要有自驱力,未来的我们总会感谢现在努力奋斗的自己。”



点亮设计之眼

激发中国原创设计空间

为石竹琳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