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由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软件学院分会、浙江大学校友总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分会共同主办的“校友‘人工智能+’产学研合作(第一期)”在西湖区灵隐街道黄龙现代国际大厦B座20楼会议厅成功举办。
会议旨在推动校友与母院、校友与校友之间的紧密联系,进一步促进院企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灵隐街道办事处主任刘世罡,灵隐街道党工委委员葛觉闽,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软件学院党委书记吴飞、副书记陈璞,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软件学院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会长方琴,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秘书长刘巍,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发展中心主任章方铭出席会议,会议由分会秘书长李景元主持。
吴飞教授、杨小虎教授、邵健副教授和项晓岚老师作报告,共50余位校友及校友企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分会会长方琴致辞,她介绍了分会的情况及本次活动的初衷,为推进学院与校友在AI前沿技术领域积极合作的愿望。
方琴致辞
学院发展中心章方铭主任介绍了学院的校友工作情况和学院继续教育平台。他指出,学院将秉承“服务校友、服务社会”的宗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搭建好学院-校友共同成长平台。
章方铭致辞
学院党委书记吴飞教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语言大模型等前沿AI技术的发展现状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他强调,大模型正在构建一个技术生态、社会生态和服务生态。他分享了智海垂直领域大模型的实践与思考。他认为,虽然通用模型在多个领域都有不错的表现,但针对特定领域的优化能够带来更精准的预测和更高的效率。他认为,随着计算能力的提升和算法的进步,AI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其独特的价值。
吴飞作报告
学院科研外事科科研主管项晓岚老师介绍了学院科研发展的总体情况及AI赋能千行百业的应用实例。她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加深校友们对学院科研现状的了解,与校友企业建立更多的合作,攻克企业痛、难点问题,加大AI技术对企业的赋能。
项晓岚作报告
人工智能所副教授邵健老师分享,介绍了CCAI协同创新中心、学院核心技术打造的四链融合平台及应用实践,以及产学研合作方面的探讨。
邵健作报告
浙大区块链研究中心主任杨小虎教授就金融信息技术领域的产学研实践进行分享,回顾了与美国道富银行的合作历史,介绍了产学研孵化出的优秀企业,并在目标、人才、产业互动和生态打造方面对产学研合作进行总结。
杨小虎作报告
灵隐街道葛觉闽委员作分享,介绍了环浙大玉泉人工智能产业带的建设情况,和下一步打造玉泉人工智能创新谷的计划;并邀请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和软件学院分会入驻现代国际大厦。
葛觉闽作分享
报告结束后,校友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多位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丰富经验的校友也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与会校友们和学院老师就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发展趋势以及产学研结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此次“人工智能+”产学研合作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校友们搭建了一个展示学院研究成果、交流学术观点的平台,也为进一步促进校友与学院、校友与校友间的合作与交流奠定了基础。
合影留念
内容来源:计算机学院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