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浙江大学主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浙江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人工智能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之家、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三届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暨中国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与名师论坛在杭州举行。论坛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举行,为期2天,设12场特邀报告、8场专题论坛,以及5场同期活动,中外院士、高校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以及产学研专家学者等近百名嘉宾共同分享新成果新经验,探讨新洞察新趋势,为我国智能产业发展和高校教育创新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CAAI理事长戴琼海,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傅强、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郭云伟分别致辞。
开幕式期间,“求是人工智能科教奖”颁奖典礼、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编委会新一届委员聘任仪式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陈纯宣读2024年度“求是人工智能科教奖”获奖名单。欧洲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山学者杰出教授焦李成和浙江大学教授庄越挺获“求是人工智能科教奖杰出贡献奖”,清华大学教授方璐和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孙宏滨获“求是人工智能科教奖青年奖”,奖项捐献设立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潘云鹤为四位获奖者颁奖。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编委会新一届委员聘任仪式上,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编委会主任、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高等学校人工智能教材研究)负责人潘云鹤院士,新一代人工智能系列教材编委会副主任戴琼海院士、陈纯院士、郑庆华院士为来自来自全国高校人工智能领域的44位专家颁发了新一届委员聘书。
主论坛特邀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CAAI理事长戴琼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焦李成,浙江大学庄越挺等四位嘉宾在上午带来了精彩演讲,内容涵盖认知智能、深度学习、跨媒体智能及AI基础软件、金融AI等前沿领域,提出前瞻观点,分析技术趋势,分享应用成果,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思维启发和经验参考。
主论坛下午继续带来六场围绕人才培养、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育教学新路径、“AI大课“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建设等内容的主题报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刘成林,北京理工大学黄河燕,浙江大学陈文智,复旦大学杨珉,上海交通大学王延峰,武汉大学杜博,共同探讨了如何推动人工智能科教协同,培养新一代AI人才,为智能教育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11月16-17日,大会同步举办多场专题论坛及同期活动,从诺奖启示到数据驱动,从基础软件赋能到大模型时代的前沿探索,从人类健康到产业升级,通过多场论坛的专题聚焦,各界嘉宾深入交流AI前沿技术、行业应用及教育创新,把脉产业趋势。
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工程院院刊信息与电子工程领域分刊《FITEE》联合主办《Engineering》大讲堂: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协同与进化也作为同期活动在论坛期间举办。大讲堂上启动并发布了2025年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人工智能特刊征稿通知及,《大模型设计方法学》蓝皮书。
此外,由浙江大学联合OPPO承办的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智能交互创新赛全国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论坛期间同期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