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至5月8日,由云南省美术家协会和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联合主办的“意笔丹青——彭耘、彭韧绘画作品展”在杭州武林广场浙江展览馆展出。潘云鹤院士亲自为意笔丹青画展题写展名。
5月8日晚,位于浙江展览馆二楼4号、5号展厅的大门缓缓关上。徐徐退场的观众们,持续火热地讨论着展览中自己喜欢的作品,意犹未尽。这场父子画展就此落下帷幕。
彭耘、彭韧父子的艺术如墨色相生,一枯一润间自成天宇。彭耘,这位师法自然,苦耕默耘,先后发表出版了上千件作品的艺术家,更有被毛主席纪念堂永久珍藏的《大岳秋色两茫茫》,他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和风格;彭韧,这位逆向行走的画家,携工业设计的精密尺规,却在水彩的氤氲里找到了诗意栖居。他破解了现代构成的抽象密码,让人物画在严谨结构中跃动传神,令风景画于透明水色里呼吸生长。





同源异趣,本次彭耘、彭韧父子合办画展,涵盖了彭耘的经典山水作品及彭韧的水彩画探索,既体现了崇尚艺术的家学渊源,又在传统美育的基础上开拓出新的层次和界面,展现了两代艺术家的风格演变和文化传承,也与浙江这片高科技、文化艺术荟萃的土地元素完美契合。
此次画展呈现出浙大计算机学院独具特色的组成结构,同时也展示了学院教师彭韧在美育方面的成果。新时代新征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科技与艺术作为两种看似迥然不同的领域,正在引领创新与美学互相交融,也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众群体文化的方方面面。以美的形式对自然、社会、物质和精神进行传导,以审美教育塑造美好心灵,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让科技与艺术相互交融是浙大计算机学院一直强调并致力于的目标。
这场展览,面向大众。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画展成为五一假期需要来打卡的地点,学习强国、杭州新闻、潮新闻均为此进行了报道。观展人群中,除了专业人士、艺术爱好者,还有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宛若一场高规格的社会美育大课堂。
《前言》
《何志均》
《版纳榕林》
《茶马古道》
《蝴蝶谷》
《虎跳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