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玉泉校区曹西107设立集中收看点,观看这场举世瞩目的大会盛典。学院党委书记胡昱东、副书记陈卫参加。
学院师生在教学楼、实验室、生活区,通过各种形式第一时间收听收看大会盛况。








以民族的名义,向抗战英烈致敬,
愿泱泱华夏,永享盛世,
山河壮丽,和平永驻。
大会后,学院师生纷纷热议。
学院教师杨莹春说:盛大的九三阅兵仪式全球瞩目,主席的大会发言铿锵有力,振聋发聩:“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受阅官兵齐声高呼:“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激动人心。首次亮相的网络空间作战方队锻造网络尖兵 决胜无形战场,信息支援方队快速构建新型网信体系,陆上/海上/空中无人作战方队构建战争新形态。当战略打击群核导弹第二方队“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出场时,得知其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场一片赞叹声,不愧是威武之师。曹西107师生济济一堂,全场同唱国歌和《歌唱祖国》时,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与光荣感在我们心底油然而生。缅怀与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主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作为一名计算机学院教师,应认真贯彻教育强国思想,在教学、科研中兢兢业业,勇于面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难题与挑战,敢于战斗,敢于拼搏。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赋能新质生产力与战斗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院退休教师江树木说:今天阅兵,军威大振,国威大振,民族复兴信心大增,世界和平曙光大放光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和平为创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的贡献!
学院2022级博士生陈翔说: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观看九三阅兵仪式让我深受震撼,深刻感受到国家科技与军事实力的飞跃。仪式中展示的无人机、歼击机、东风导弹等先进装备,体现了人工智能与信息化战争的未来趋势,凸显了智能化作战的重要性,令人振奋!我在博士期间专注于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研究,曾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优化网络流量测量算法,提升了协同网络安全防御效率,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科研需求与国家战略的同频共振。在未来,我计划成为一名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阅兵中展示的科技力量为激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融入课程设计中,聚焦AI在智能决策系统中的应用。同时,我会继续钻研高性能算法,为构建智能化网络空间安全系统贡献力量,脚踏实地,将个人理想融入科技强国建设,响应时代号召!
学院2023级本科生陈霄暄说:从陆军的亮剑,空军的亮翅,到火箭军的淬刃,阅兵上新型装备的横空出世,向我们展现了守卫和平的“钢铁长城”,更是国家创新能力与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生动缩影。当今军事体系现代化的建设,早已超越了传统的“钢筋铁骨”,而是与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紧密相连,无人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成为提升新质战斗力的关键引擎。作为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当看到信息支援部队亮相时,我激动万分,同时也感受到肩上的使命和责任。国家昌盛民族复兴,我们青年人施展才华的舞台无比广阔。我将从此次阅兵中汲取精神力量,即使不在军营,也可以学好专业本领,成为投身科技创新、前沿攻关的排头兵,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把“强军梦”融入“中国梦”,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