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1978年,始终秉承“人为本,和为贵,变则通”的文化理念,坚持以培养求是创新、与时俱进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顶尖计算机人才为使命。先后培养出了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朝晖、胡事民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陈左宁、陈纯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学院下设5个系、5个研究所/中心,拥有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5个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以及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等1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设计学及人工智能等一级学科。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软件工程均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软件工程均被评为A+,并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保持优势;设计学第四轮学科评估被评为A-,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了更加优异成绩。
一、招生方式、选拔机制
计算机学院通过直接攻博、硕博连读和普通招考三种方式,按照“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招收2026年博士研究生。不招收非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
二、招生专业和学制
计算机学院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设计学、人工智能等学科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在电子信息类别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
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直博生)学制5年;硕博连读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博连读生)学制是硕士阶段与博士阶段合计5年;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普博生):学术学位学制3.5年,专业学位学制4年。
三、报考条件
(一)基本条件:详见《浙江大学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二)外语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类型 | 基本报考条件 |
直博生 | 大学英语六级460及以上或WSK(PETS 5)合格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以上成绩在2021年6月及以后获得方为有效);或雅思(学术类)5.5及以上或新托福80及以上(不认可家庭版和拼分成绩),有效期参照证书的有效期。 |
硕博连读生 | 大学英语六级460及以上或WSK(PETS 5)合格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以上成绩在2021年6月及以后获得方为有效);或雅思(学术类)5.5及以上或托福80及以上(不认可家庭版和拼分成绩),有效期参照证书的有效期;或获得研究生英语课程学分。 |
普博生 | (1)全日制非定向普博:大学英语六级460及以上或WSK(PETS 5)合格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以上成绩在2021年6月及以后获得方为有效);或雅思(学术类)5.5及以上或托福80及以上(不认可家庭版和拼分成绩),有效期参照证书的有效期。 (2)“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计划”及“援疆博士师资计划”等国家专项计划在职定向考生:新大学英语六级426及以上或旧大学英语六级合格及以上或英语专业八级合格或WSK(PETS 5)合格或雅思(学术类)5.5及以上或托福80及以上(不认可家庭版和拼分成绩),有效期参照证书的有效期。 |
注:
1.在母语为英语的国家获得前置学历学位证书考生可免交英语水平证明。
浙江大学认可的母语为英语的国家为:美属萨摩亚、澳大利亚、巴哈马、巴巴多斯、贝利兹、博茨瓦纳、加拿大、斐济、直布罗陀、加纳、圭亚那、爱尔兰、牙买加、肯尼亚、莱索托、利比里亚、新西兰、尼日利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新加坡、所罗门群岛、南非、冈比亚、汤加、英国、美国、赞比亚、津巴布韦。
2.在母语非英语的国家获得前置学历学位证书考生,须提供在上述英语类型有效期内的英语考试成绩证明。
报考全日制普博的考生如不符合以上外语水平标准但科研能力特别突出且以第一作者(或硕士期间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作者)发表一篇及以上全英文高水平学术论文,可由考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材料审核专家组推荐,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允许破格进入综合考核环节。考生须提交以下材料:1)同等英语水平书面申请(附件处下载);2)曾经取得的外语水平证明;3)以第一作者(或硕士期间导师第一、本人第二作者)发表的全英文高水平论文1篇及以上的论文全文及检索报告。
(二)学术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直接攻博:应为已取得2026年推免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或本科毕业的境外高校原则上同时进入主流世界大学排行前100位,本科期间的平均学分绩点(GPA))原则上不低于3.5(按满分为4分核算)的中国籍优秀应(往)届本科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应在入学前获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可报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或软件工程专业博士生。
2.硕博连读:原则上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学业成绩优秀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和学术志趣的本校在学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3.普通招考:学术研究能力原则上须符合以下任一项(成果应以考生本人为第一作者,或以考生硕士导师为第一作者、考生本人第二作者,在2021年6月及以后获得方为有效)。
(1)发表(含录用)与本人报考专业方向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2)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或国际发明专利(排名第一);
(3)正式发布的国家/国际标准技术提案(排名第一);
(4)出版学术著作(含教材),作为学术著作(含教材)作者之一,须完成5万字及以上写作;
(5)国家科技奖励二等奖及以上(完成人)或省部级一等奖(排名前5)、二等奖(排名前3);
(6)以骨干成员身份承担省部级及以上项目或课题;
对于部分未达到学院关于学术研究能力等具体规定要求,但其他方面特别优秀、有培养潜质的考生,须经材料审核专家组、博士生招生委员会审核推荐,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允许进入综合考核名单。
考生在报考前应确认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不符合报考条件者将不予录取。在报名、材料审核和综合考核过程有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材料,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在任何阶段发现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或取消综合考核资格,或取消录取资格,直至取消在校学籍。
四、报名和材料递交
(一)报名时间
1.直接攻博:
获得2026年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考生,按照教育部及我院要求,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登录中国研招网“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写报考志愿,并完成系统相应各环节程序。
符合学校及学院报考条件的境外高校中国籍优秀应(往)届本科毕业生,于2025年10月20日9:00-2025年11月20日20:00登录“浙江大学博士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具体报名时间和程序详见《浙江大学2026年普通招考博士生招生第一次报名通知》。
报名阶段只需填报学院(系)、专业、方向,无需选择导师,相关方向及导师信息请见附件。
2.硕博连读:
硕博连读考生须登录“浙江大学博士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线下向学院递交材料。
网上报名时间安排:
2025年10月20日9:00-2025年11月20日20:00,2026年春季入学硕博连读报考报名;
2026年3月中下旬,2026年秋季入学硕博连读考生报名。
“骨干计划”在读硕士研究生只能报考秋季硕博连读生,但须在2025年10月20日-2025年11月20日期间报名,与普通招考的“骨干计划”考生一同考核,择优录取。具体报考程序详见学校研究生招生网和学院2026年博士生招生简章与硕博连读博士生报考的相关通知。
3.普通招考:
普通招考考生须登录“浙江大学博士生报名系统”进行网上报名,报名时间如下:
(1)2025年10月20日9:00-2025年11月20日20:00,普通招考博士生第一次报名。全日制非定向博士考生,教育部“骨干计划”“对口支援高校计划”“援疆博士师资计划”“部省合建高校计划”“强军计划”等考生(专项计划及招生人数最终以教育部下达为准)均须在该阶段报名。具体报名时间和程序详见“浙江大学2026年普通招考博士生招生第一次报名通知”。逾期将不予受理。
报名阶段只需填报学院(系)、专业、方向,无需选择导师,但因博士培养具有专业性和研究差异性,考生需提前自行了解报考学科导师信息,并建议联系意向导师进行沟通,并向学院提交相关报考材料。
(2)2026年3月中下旬,普通招考博士生第二次报名。我院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非全日制博士考生,须在该阶段报名。具体报名时间和程序详见“浙江大学2026年普通招考博士生招生第二次报名通知”,考生的材料递交时间、方式和要求详见“浙江大学2026年非全日制工程博士招生简章”。
(二)材料递交清单和方式
1.硕博连读考生报名时须递交的材料如下:
(1)硕博连读申请表(系统下载,本人和导师签名);
(2)硕士在读阶段的学习成绩单原件;
(3)英语成绩证明复印件;
(4)学术能力证明材料(已发表/录用论文的全文及检索证明/正式录用函复印件、专利证书复印件等);
(5)专项计划相关材料(专项考生提交);
(6)两封包括报考导师在内的相关专业副高职称及以上(或相当职称)专家签字的推荐信。
以上材料电子版请按顺序整理成1个PDF上传至博招系统,纸质材料请于规定时间完成线上报名后按顺序递交至玉泉校区曹主205B。请务必保证上述材料的真实、准确,对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经发现,取消考试、录取资格。
2.普博考生报名时须递交的材料如下:
(1)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2026级博士生申请考核材料清单(附件处下载);
(2)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2026级博士生招生申请表(附件处下载);
(3)有效身份证正反面;
(4)包含学习和工作经历、经验、能力、特别成就等内容的个人简历;
(5)往届生提供前置学位证书在线验证报告或学位认证报告(下载网址:https://www.chsi.com.cn/xwcx/index.jsp)和前置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历认证报告(下载网址:https://www.chsi.com.cn/xlcx/index.jsp);应届硕士毕业生报名时须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出具的在读证明或学信网下载的学籍电子注册备案表;学历学位证书在国(境)外院校获得的,报名时须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6)包含学习和工作经历、经验、能力、特别成就等内容的个人简历;
(7)本科和硕士阶段成绩单(加盖研究生管理部门成绩公章或档案所在管理部门公章),对于已毕业的同学,一般可从就读高校档案馆获得;
(8)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在国外获得的学位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9)外语水平证明材料;
(10)学术能力证明材料(已发表/录用论文的全文及检索证明/正式录用函复印件、专利证书复印件等,含成果清单目录,并按目录依次将成果证明排序汇编,如发表论文);
(11)有两封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专家)的书面推荐信(附件处下载),推荐意见必须由专家本人撰写且由专家亲笔签名或电子签名;
(12)在读博士生报考,须提供目前培养单位的“同意报考证明”(附件处下载);
(13)定向就业考生须递交定向单位“同意报考证明”;
(14)各类获奖证书复印件。
【温馨提醒】
(1)已在“浙江大学博士生报名系统”完成报名的考生,请将以上材料电子版按顺序整理合并成一个PDF文档上传至博招系统的“附件材料”中(请以“报考学科-姓名”命名,专家推荐信无需上传系统,请上传至链接:https://send2me.cn/z5Ie7GsQ/R3-kxV8aTu8i5g)。纸质材料也请按上述顺序整理装订成册,于2025年11月25日前寄至学院研究生科。(邮寄以2025年11月25日之前邮戳为准,逾期不予受理。为防止材料丢失,只接受EMS寄送)。
(2)上述所有材料提交本学院后,将不再退回,如有重要材料,请自行备份。
邮寄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浙大路38号玉泉校区曹主205B
收件人:计算机学院研究生科
邮编:310027
电话:0571-87952410。
请务必保证上述材料真实、准确,对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一经发现,取消考试、录取资格。
五、资格审查、材料审核和综合考核
学院对报考材料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未通过者不能进入下一阶段考核。
学院按招生专业/学科分别设置材料审核专家组和综合考核专家组,负责相关材料评审与综合考核事宜。具体请见《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考核”选拔机制实施细则》。
直博考生材料审核结果公布和综合考核时间为2025年9月中下旬;硕博连读考核安排请关注学院相关通知;普博考生材料审核结果公布时间为2026年1月左右,综合考核时间将于材料审核后另行通知。请保持手机畅通、及时关注钉钉消息。
六、体检
拟录取考生须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自行在二甲及以上医院进行体检,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录取资格。体检要求根据《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文件规定,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学〔2003〕3号)等文件规定执行。
七、政审与录取
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录取办法以及考生材料审核和综合考核成绩、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结果、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录取工作要依法保护残疾考生的合法权益。录取资格只在2026年有效。各类专项计划录取者不得转为普通计划考生录取。
拟录取名单确定后,学院向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或档案审查意见)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全面考查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情况。函调的现实表现材料,须由考生本人档案所在单位或工作单位的人事、政工部门加盖印章。政治审查不合格者取消拟录取资格。
定向就业的考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参加综合考核或无法录取的,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八、学费与奖助学金
(一)学费
根据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的相关文件精神,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研究生均须缴纳学费。全日制博士生学费:1万元/生/年。
(二)特色奖助学金
学院面向博士研究生建立了丰富多元的奖助体系,鼓励博士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科研任务(具体奖助政策以当年相关文件为准):
1.何志均奖学金、陈天洲奖学金等专项奖学金(最高为博士生15,000元/人);
2.学业优秀奖助金(通过中期考核的博士生才可以参评,学制内每年评选1次,8,500元/人和12,000元/人两档,100%覆盖)
3.勤工助学经费:包括“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助学金,专项助学金,研究生困难补助等。
九、咨询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金老师
电话:0571-87952410
未尽事宜按照学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附件:
1.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6级普通招考博士生申请考核材料清单.doc
2.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2026级普通招考博士生申请表.docx
4.同意报考证明(仅限在读博士研究生和定向就业考生提供).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