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顺利开班

发布者:赵娟发布时间:2025-11-10浏览次数:24

7月29日下午,由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的“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在玉泉校区正式开班。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前沿理念与实践路径,助力高等教育在AI时代的创新发展。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倪加旎代表学院致欢迎辞。她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加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培养具有AI素养的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使命。倪书记还介绍了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出成果,包括跨学科研究、类脑芯片、大规模图神经网络模型等突破性进展,并指出本次研修班将通过“理论+实践+研讨”的模式,系统赋能高校教师的人工智能通识教学能力。

学员代表宁波诺丁汉大学徐梦侠老师在发言中表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不仅是技术普及的桥梁,更是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基石。他分享了宁波诺丁汉大学在多元化与国际化的教育环境中,如何将AI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经验,并呼吁全体学员以开放心态拥抱新技术,共同推动AI通识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在完成开班仪式后,学员们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团队熔炼活动。通过精心设计的趣味自我介绍小游戏,来自全国各高校的教师们快速打破隔阂,建立起初步的友谊与合作基础。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以小组为单位的互动游戏让老师们在欢声笑语中增进了了解。这种轻松活泼的交流方式,不仅让学员们快速熟悉彼此,更为后续的培训交流和跨校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开班仪式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金小刚教授为学员们带来了题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未来》的专题授课。课程围绕大语言模型(如DeepSeek、ChatGPT)的技术演进、应用场景及局限性展开,深入剖析了AI对教育生态的深刻影响。

AI时代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智识”的革新。真正的智能,在于人类对未知的探索与对价值的坚守。让我们以开放的心态拥抱技术,以批判的思维驾驭技术,共同塑造一个AI赋能但“以人为本”的未来。

本次研修班是浙江大学推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重要举措,也为全国高校教师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未来四天,学员们还将参与案例研讨、实训工作坊等环节,进一步探索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浙江大学愿与全国教育同仁携手,以AI通识教育为支点,共同推动高等教育的系统性变革,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地址: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曹光彪大楼
电话:0571-87953025
传真:0571-87951250
学院微信
Copyright © 2025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版权所有  新版网站试运行中,如您发现问题可反馈至hgzly@zju.edu.cn,谢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