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基建 + 大模型初级架构师实战营:解锁全链路技术,开启智能新征程

发布者:赵娟发布时间:2025-11-10浏览次数:35

由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主办、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协办的“浙江大学 AI 基建 + 大模型初级架构师实战营”于 2025 年 5 月 10 日至 5 月 18 日在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成功举办。

此次实战营旨在培养具备 AI 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模型应用开发能力的初级架构师,紧密围绕企业 AI 技术落地与产业升级的实际需求展开。课程内容包含 AI 基础设施构建、大模型全生命周期开发以及多模态应用工程化等核心技术模块,助力学员们从技术认知实现产业落地,实现能力的全方位跃迁。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金小刚老师以《从 DeepSeek 现象看 AI 基建与大模型的未来》为题,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基础设施与大模型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后续课程中,严德政老师聚焦于 GPU 算力优化、AI 基础设施部署以及相关软件栈应用,深入剖析了 GPU 算力在 AI 应用中的关键作用,讲解了如何通过优化技术提升算力效率,为 AI 模型的高效运行提供强大动力。在实践操作环节,严老师手把手指导学员们掌握 GPU 编程的关键技巧,从基础的 CUDA 编程到高级的并行计算优化。

韩泽耀老师为学员们带来了 MaaS(Model as a Service)与 Serverless API 的概念解读以及多模态 API 开发的实战演练。韩老师讲解了 MaaS 模式如何将 AI 模型转化为可灵活调用的服务,为 AI 应用的快速开发与部署提供了全新思路。在多模态 API 开发的实战环节,韩老师以完整案例为蓝本,引导学员们进行编程实践,为大家构建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 AI 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此外,实战营还精心设置了多门前沿课程。在《基于 Dify 的 AI Agents 应用构建与开发》课程中,学员们学习了如何利用 Dify 平台构建智能 AI Agents 应用。课程中,学员们不仅掌握了 AI Agents 的核心功能与开发流程,还通过实践操作,深入了解了如何利用 AI Agents 实现智能交互和自动化任务处理。

在《AI Agent实战开发:MCP Client/Server》课程中,学员们通过使用 VSCode 作为开发环境,结合 MCP 开发工具和 CherryStudio MCP 服务器连接,进行了实战开发。学员们还学习了如何利用 Function Call 工具调用带 FC(Function Call)功能的大模型,为 AI Agent 赋予了程序世界的实时信息和数据智能,使其能够更高效地处理复杂任务和实时数据交互。

在《RAG 应用开发》课程中,学员们深入理解了 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模型的工作原理,并学习调优策略与性能监控方法,最终完成集成RAG模块的完整项目。学员们纷纷表示,这些前沿课程不仅提升了他们的技术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前瞻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学员反馈


首先课程内容很丰富全面,贴近当前最新前沿,实战化程度很高,有理论有实践,特别是从基础的架构到产品端应用的开发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其次项目制的教学方式让我这种小白能很快将概念和应用对应起来,在5天密度较为集中的环境下能快速吸收和迭代知识。

5天的课程让我对AI有了全新的认识,消除了之前对Ai的很多误解和错误认知。让我对AI产品需要具备的基础要求,部署过程以及产品目前的边界有了认识,结合我自身的企业特点和行业发展需求有了新的定位。包括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了新的认知。

本次学习收获满满,补齐了之前自学大模型时候的各种知识漏洞,对AI人工智能领域有了新的认知,对未来自身发展以及服务客户有了新的方向,期待各位老师专家后续能继续分享经验。

从宏观的行业趋势洞察到微观的技术细节把控,从理论知识学习到实际项目开发,学员们在实战营的每一天都收获满满。期待他们带着在实战营积累的知识与经验,投身于 AI 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模型应用开发的浪潮中,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创新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将继续秉持“求是创新”的精神,以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依托顶尖科研平台与产业生态资源,打造「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闭环,为国家 AI 战略实施输送更多兼具技术前瞻性与工程落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地址: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曹光彪大楼
电话:0571-87953025
传真:0571-87951250
学院微信
Copyright © 2025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版权所有  新版网站试运行中,如您发现问题可反馈至hgzly@zju.edu.cn,谢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