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计算机学院首期校友亲子活动——以AI之名,共赴百卅之情

发布者:赵娟发布时间:2025-11-10浏览次数:19

2025年8月30日下午,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功举办首期学院校友亲子活动。近三十名校友携家人重返母校,共赴一场融科技、教育与亲情于一体的暑期之约。  

智能展厅·AI探秘

首先,校友与家人们一同参观浙江大学人工智能展厅。在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柳青老师的介绍下,大家系统了解了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大科研成果。从全球领先的港口无人驾驶系统,到3D打印智能建模项目,从探月飞行仿真系统,到服装智能设计平台,再到智能电杆、幕墙清洁机器人等创新创业产品,以及智能材料在形态控制和创新方面的研究。陈老师向大家分享了这些最新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企业、社会创造的价值,以及它们如何切实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校友们一边为子女讲解技术背后的故事,一边重温母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辉煌历程。  

求是讲堂・AI 论教

在主题分享环节,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继续教育中心主任金小刚老师作题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未来”的报告。他从技术演进与教育实践的角度,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对教育模式、人才能力要求带来的深远影响。金老师指出,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的时代,创新已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科学的本质在于“观察、提问、审评、验证”,其精神内核是持续质疑与探索。未来的教育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判断力、提问能力、审美素养、自我管理及合作精神。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激发想象力;不仅要培养“解题者”,更要培养“出题者”;不仅要追求平等(Equality),更要实现因材施教的高阶公平(Equity)。他鼓励在人工智能普惠时代,教育应回归“授人以渔”的科学精神,帮助每一个学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   

信奥启智・AI 筑梦

信息学奥赛科普讲座环节由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发展中心主任章方铭老师主讲。章老师以“编程教育的时代使命”开篇,系统梳理了全球编程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国家战略布局。他指出,在我国,学习编程不仅是未来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需要,编程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计算思维、系统化视角和严谨性,更能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坚韧毅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建议孩子从兴趣出发,通过图形化编程入门,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逐步进阶,并鼓励“适度提前学习”以建立自信。  

校友同心・AI 赋能

在“校友继续教育师资发展计划”交流环节,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倪加旎书记向与会校友详细介绍了学院继续教育中心的发展愿景与师资共建计划。她提出,学院致力于打造“科技+”跨界融合的继续教育体系,目前已开展“商学+科技”企业数智化管理高级研修班、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等多个重点项目。学院历来重视校友工作,积极推进校友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并诚挚邀请校友加入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共同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智能体、数字孪生、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前沿方向开展课程培训。学院将继续深化“学研融通、知行合一”的项目制培养模式,通过链接校友生态,为企业与行业培养更多具备专业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领军人才。  

童言问 AI・妙语连珠

在互动环节中,小朋友们踊跃提问,妙语连珠,展现出对科学与未来的浓厚兴趣和独立思考能力。报告嘉宾亦一一热情地作了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有爱。

校史寻根・感悟校训

活动的最后一站,大家一同漫步于浙江大学校史馆。在校史沿革与辉煌成就的展示中,孩子们仰头聆听求是故事,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深刻感悟“求是创新”精神的生动诠释。  

书香传智・AI 启蒙

在本次活动尾声,学院向本次参与活动的校友家庭,赠送了由学院98级校友叶鹏、沈晓恬等人所著的少儿编程启蒙读物——《算法入门:西游漫记》,该书以唐僧师徒取经之旅为叙事线索,融算法思维于情节之中,寓教于乐,旨在推动计算机科学在少儿阶段的启蒙普及。  

本次活动是学院迎接浙大130周年校庆的系列活动之一,亦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精神的生动实践。学院将继续深化校友合作,共同助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产业创新,为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贡献浙大力量。





地址:浙江大学玉泉校区曹光彪大楼
电话:0571-87953025
传真:0571-87951250
学院微信
Copyright © 2025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 版权所有  新版网站试运行中,如您发现问题可反馈至hgzly@zju.edu.cn,谢谢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