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习十六大精神和新党章,计算机学院2001硕士2班党支部于2002年12月12日和今年1月8日组织了两次学习讨论会。绝大部分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都参与了这两次会议。大家经过认真的学习和准备,讨论时各抒己见,发言十分踊跃,气氛非常热烈。
经过讨论,我们一致认为,十六大精神和新党章的精髓就是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内的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总纲,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这以党规党法的形式,确立了“三个代表”思想对全党的指导地位,进一步明确了建党治国的战略思路。“三个代表”概括总结了我党八十多年来的历史,反映了我党发展的进程和经验教训,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认同和拥护。“三个代表”对我党自身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才能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基础,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另外,我们注意到新党章中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就是对党的阶级成分定位的改变。新党章强调中国共产党不但“始终是工人阶级先锋队”,而且“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回顾我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这两个“先锋队”性质从未割裂开,她所承担的任务,不仅是工人阶级的任务,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和全国人民的任务,从抗击外国侵略、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到改革开放,实现一个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等等,这都是全民族的任务,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的形势下,新党章表示,要把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吸收进党内,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奋斗,这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我党作为全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加强自身建设,凝聚和团结全民族的力量。
新党章中还写入了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于动员全党紧紧抓住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们胜利地实现了小平同志提出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奋斗目标,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考虑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50年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因此专门划出一段时间提出一个鲜明阶段性的目标,有利于激励广大人民为之奋斗,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此外,我们对新党章中关于我党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一些基本政策、任务和方针的新提法、新表述都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讨论。我们一致的认为,随着时代发展,我党的政策、战略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党章有必要把已经形成的,能够指导实践的一些战略方针、政策补充进去。这也体现了以改革精神推进我党自身建设、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进党的工作机制的精神。
在对十六大的精神和新党章进行了讨论之后,同学们都感到单一的理论学习是不够的,只有把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应用到自己身上,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消化它们,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是,我们也就“研究生党员如何做到‘三个代表’”进行了交流。我们认为作为一名研究生,首要的任务就是在学习之余,投入科研工作之中去。作为计算机学院的研究生,我们相信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今天,我们的研究工作一定能对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做出贡献,对先进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目前科研工作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大家基本上是在各搞各的,孤军奋战,相互间的学术交流少之又少。而科研工作非常需要思想上的碰撞,有了交流就更容易产生灵感的火花和创新的思维,也更容易做出科研成果来。基于这点共识,支部书记单宏伟同学提出了一个建议,定期召开党支部内部的学术交流会,各个支部成员轮流的介绍他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一致赞同,两次支部会议上已经有四人次对自己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大家都觉得有一定的收获。
在12月12日的会议上,由于事先没有详细的准备,只有董兆华同学自告奋勇的做了题为《基于图像的模拟天气变化》的报告。他大致介绍了基于图像绘制(IBR)的一些概念,然后根据自己进行的模拟天气变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大家演示了如何通过几个关键时刻的照片模拟出一整天的天气变化情况。在座的同学对这个选题和董兆华同学演示的一些图片和视频都感到非常新颖,大家饶有兴致的进行了讨论。
1月8日的讨论中,由于事先几位同学进行了认真的准备,讲稿也事先发到了各位参与讨论的同学手中,所以讨论进行得更加热烈而有成效。
首先,吴学龙同学为大家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他从数字水印的基本概念和在安全领域的应用入手,详细的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总体框架、基本的数字水印算法以及数字水印的攻击方法,并简要的说明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其与一些计算机研究领域的(如网格)的结合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涉及计算机密码学、图像处理等多个研究领域,是一项交叉技术,吴学龙同学的介绍引起在座的同学很强烈的反响,大家分别就各自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与他进行了交流。
接着,华国尧同学介绍了Oscar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事务日志技术。OSCAR是由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自行开发的一套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国家863计划数据库管理系统重大专项项目。华国尧同学介绍的内容涉及数据库技术中难度最大的事务日志处理,而由于Oscar DBMS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他得以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使得同学们对这方面技术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李程远同学介绍了并行计算和集群技术(Parallel Computing & Cluster)。他先介绍了并行计算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总体技术,以及当前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基本情况。接着,他介绍了集群技术的定义,并举例介绍了几台比较有特色的集群计算机以及Berkley的NOW Project和NASA的Beowolf 计划。最后,他详细的介绍了他自己在并行虚拟文件系统PVFS(Parallel Virtual File System)上的工作。李程远同学图文并茂,生动精彩的报告让大家都感觉很有收获。
经过两次的实践,大家都感觉到这样的交流非常必要,于是党支部一致通过决议,决定从下学期开始,每两周举办一次类似的学术交流,每次会议两到三位同学依次做报告,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大家都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使得自己的研究水平提升一个档次,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计算机学院2001硕2班党支部组织生活纪实)
经过讨论,我们一致认为,十六大精神和新党章的精髓就是明确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党内的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总纲,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这以党规党法的形式,确立了“三个代表”思想对全党的指导地位,进一步明确了建党治国的战略思路。“三个代表”概括总结了我党八十多年来的历史,反映了我党发展的进程和经验教训,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认同和拥护。“三个代表”对我党自身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才能提高执政水平,巩固执政基础,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
另外,我们注意到新党章中一个非常显著的变化就是对党的阶级成分定位的改变。新党章强调中国共产党不但“始终是工人阶级先锋队”,而且“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回顾我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的这两个“先锋队”性质从未割裂开,她所承担的任务,不仅是工人阶级的任务,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和全国人民的任务,从抗击外国侵略、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到改革开放,实现一个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等等,这都是全民族的任务,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的形势下,新党章表示,要把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吸收进党内,为中国共产党的事业奋斗,这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有利于我党作为全中国人民利益的代表,加强自身建设,凝聚和团结全民族的力量。
新党章中还写入了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于动员全党紧紧抓住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力量,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
重要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们胜利地实现了小平同志提出的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奋斗目标,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21世纪头二十年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考虑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50年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因此专门划出一段时间提出一个鲜明阶段性的目标,有利于激励广大人民为之奋斗,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此外,我们对新党章中关于我党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一些基本政策、任务和方针的新提法、新表述都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讨论。我们一致的认为,随着时代发展,我党的政策、战略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发展,党章有必要把已经形成的,能够指导实践的一些战略方针、政策补充进去。这也体现了以改革精神推进我党自身建设、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改进党的工作机制的精神。
在对十六大的精神和新党章进行了讨论之后,同学们都感到单一的理论学习是不够的,只有把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应用到自己身上,我们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消化它们,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是,我们也就“研究生党员如何做到‘三个代表’”进行了交流。我们认为作为一名研究生,首要的任务就是在学习之余,投入科研工作之中去。作为计算机学院的研究生,我们相信在计算机广泛应用的今天,我们的研究工作一定能对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做出贡献,对先进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目前科研工作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大家基本上是在各搞各的,孤军奋战,相互间的学术交流少之又少。而科研工作非常需要思想上的碰撞,有了交流就更容易产生灵感的火花和创新的思维,也更容易做出科研成果来。基于这点共识,支部书记单宏伟同学提出了一个建议,定期召开党支部内部的学术交流会,各个支部成员轮流的介绍他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这个想法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一致赞同,两次支部会议上已经有四人次对自己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大家都觉得有一定的收获。
在12月12日的会议上,由于事先没有详细的准备,只有董兆华同学自告奋勇的做了题为《基于图像的模拟天气变化》的报告。他大致介绍了基于图像绘制(IBR)的一些概念,然后根据自己进行的模拟天气变化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大家演示了如何通过几个关键时刻的照片模拟出一整天的天气变化情况。在座的同学对这个选题和董兆华同学演示的一些图片和视频都感到非常新颖,大家饶有兴致的进行了讨论。
1月8日的讨论中,由于事先几位同学进行了认真的准备,讲稿也事先发到了各位参与讨论的同学手中,所以讨论进行得更加热烈而有成效。
首先,吴学龙同学为大家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他从数字水印的基本概念和在安全领域的应用入手,详细的介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总体框架、基本的数字水印算法以及数字水印的攻击方法,并简要的说明了数字水印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其与一些计算机研究领域的(如网格)的结合技术;数字水印技术涉及计算机密码学、图像处理等多个研究领域,是一项交叉技术,吴学龙同学的介绍引起在座的同学很强烈的反响,大家分别就各自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与他进行了交流。
接着,华国尧同学介绍了Oscar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事务日志技术。OSCAR是由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自行开发的一套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国家863计划数据库管理系统重大专项项目。华国尧同学介绍的内容涉及数据库技术中难度最大的事务日志处理,而由于Oscar DBMS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他得以结合实际应用,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使得同学们对这方面技术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最后,李程远同学介绍了并行计算和集群技术(Parallel Computing & Cluster)。他先介绍了并行计算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总体技术,以及当前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的基本情况。接着,他介绍了集群技术的定义,并举例介绍了几台比较有特色的集群计算机以及Berkley的NOW Project和NASA的Beowolf 计划。最后,他详细的介绍了他自己在并行虚拟文件系统PVFS(Parallel Virtual File System)上的工作。李程远同学图文并茂,生动精彩的报告让大家都感觉很有收获。
经过两次的实践,大家都感觉到这样的交流非常必要,于是党支部一致通过决议,决定从下学期开始,每两周举办一次类似的学术交流,每次会议两到三位同学依次做报告,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大家都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使得自己的研究水平提升一个档次,为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计算机学院2001硕2班党支部组织生活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