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程泽,是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07级硕士,将于2010年4月入职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在浙大,我度过了将近7年的时光,这里的一草一木对于我来说都是那么地熟悉。即将离开浙大这所培育我成长的母校之时,我愿意把自己求职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分享一下,可能会对学弟学妹们有些微帮助。
一个冬日的上午,当我在寝室里填写着三方协议时,心里也回忆起了整个找工作的历程。这个历程算不上奇异,也算不上曲折,但是就是在这平平淡淡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确了自身的定位和求职的意向,最后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在09年的暑假,我就开始准备自己的求职简历。对于如何做简历,我参考了网络上那些前辈们的意见,针对技术和非技术的工作,准备两种类型的简历。对于技术岗位,我就把大学期间的项目经历和科研经历重点列出来,而对于非技术岗位,我就把社会实践活动突出出来,重点表现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简历的长度都控制在一页纸,而且要准备好对应的英文简历。
我在找工作的伊始,并不是十分明确自己毕业以后到底要从事技术还是非技术的工作,所以我就把简历海投了一番。当然,网撒得大了,总是有几个笔试面试机会的。
接下去,我调整了求职的意向,希望找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但是又不是那种要求很高的算法和编程技术的工作。这个时候,华为来了,我填了技术支持和技术销售两个职位意向,最后华为通知我参加技术支持的面试。华为的面试一天之内进行了六轮,强度比较高。我个人感觉第一轮的一对一面试和群面比较重要,一对一面试考查了基础的编程知识以及项目经验,而群面中就有所谓的压力面,面试官会一直追问到你答不上来为止。所幸我并没有被这种压力面压倒,最后成为10人小组中通过面试的3个人之一。最后的面试其实就是经理级的面试官询问你去华为工作的意向,看你是不是有比较强烈的愿望。面试后没多久我就收到了华为第一批的offer。受邀参加了华为座谈会之后,我仔细思考了技术支持这份工作以后的工作前景,以及以后工作地点要经常变动的实际情况,最后决定放弃这个offer。
工作找到这里,我却有些迷茫了。原来我理想中的那种工作摆在我的面前时,我却又放弃了。因此我觉得自己还是需要一个稳定的工作地点和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沉寂了一段时间,我把目光投向了国企中与专业技术相关的岗位。针对国企的特点,我重新准备了一份比较详细的简历,不再把简历只限制在一张纸,而是把我认为值得写上去的经历和荣誉都写上去了,还附加了一段自我介绍。我把这份简历投给了研究所,也顺利地获得了面试机会。由于我在研究生期间一直在浙大道富联合实验室实习,因此有比较丰富的项目经历。可能是面试官比较看重我这些项目经验,整个面试过程非常轻松愉快,面试结束后就获得了offer。经过慎重考虑,我最后就定下来去这家研究所。
虽然我现在已经找到了工作,但我明白,我的职业生涯还刚刚起步。找工作对于我们来说还仅仅是职业生涯的前奏曲,在职业生涯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还是需要像在找工作时一样不断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准确地定位自己,然后才能找准发展方向去努力,拥有美好的明天!